首頁 → 園林設計|園林規劃-規劃設計頻道 → 行業動態—規劃設計頻道 | www.www.gopse.cn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上海世博會場館揭秘:一軸四館綠意盎然
中國館——節能,節能,再節能 中國國家館以“東方之冠”為構思主題,取自中國古代木結構建筑中的元素——斗拱。16字設計理念體現了中國文化的深厚積淀:“東方之冠,鼎盛中華,天下糧倉,富庶百姓”。主色調運用傳統、沉穩的“故宮紅”。世博會期間,中國館將展現一幅宏偉的城市文明圖。 作為東道國的國家館,中國館的設計理念不僅體現世博會的主題,也考慮到環保問題。設計師何鏡堂院士表示:“我們在設計中國館時極度重視環境與能源問題,有一套完整的環境保護與能源節約策略體系,旨在以建筑表述‘環境宣言’。”作為上海世博會的“綠色地標”,中國館在古典大氣的外部造型下,隱藏著許多環保新技術。而這些技術都是以“節能”二字為核心要求。 首先,中國國家館造型層疊出挑,在夏季上層形成對下層的自然遮陽,減少了降溫所需的能耗。地區館外廊為半室外玻璃廊,用被動式節能技術為地區館提供冬季保溫和夏季通風。地區館屋頂“中國館園”還將運用生態農業景觀等技術措施有效實現隔熱。 在建筑形體的設計層面,設計者力爭實現單體建筑自身的減排降耗,在建筑表皮技術層面,充分考慮環境能源新技術應用的可能性。比如,所有的窗戶都是使用低耗能的雙層玻璃。此外,中國館的制冰技術的應用將大大降低用電負荷,建筑的節能系統將使能耗比傳統模式降低25%以上。 中國館不僅通風性能良好,還采用了許多太陽能技術。中國館的頂部、外墻上會裝有太陽能電池,以確保提供強大的能源,有望使中國館實現照明用電全部自給。在景觀設計層面,加入循環自潔要素。在國家館屋頂上設計的雨水收集系統,可以實現雨水的循環利用,利用天然的雨水進行綠化澆灌、道路沖洗。在地區館南側大臺階水景觀和南面的園林設計中,引入小規模人工濕地技術,利用人工濕地的自潔能力,在不需要大量用地的前提下,為城市局部環境提供生態化的景觀。 主題館——上海面貌的建筑經典 上海世博會設立了五個主題館,其中城市人館、城市生命館和城市星球館3個主題館左右為鄰,形成主題館群。其中3萬平方米的1號館內沒有一根柱子,視野十分開闊。主題館造型圍繞“里弄”、“老虎窗”的構思,運用“折紙”的手法,形成二維平面到三維空間的立體建構。屋頂模仿石庫門“老虎窗”正面開、背面斜坡的特點,做到形神兼備。 “主題館的設計方案既突出反映了上海城市肌理的特征、城市生活的記憶空間和上海令人陶醉的城市意象,還考慮了外墻與屋面的保溫與隔熱、屋面通風與采光等各項建筑要素”,早在主題館設計方案公布之初,有關專家就這樣表示:“建成后的主題館,將是代表上海現代化城市面貌的經典建筑,成為一座綠色、節能、環保的場館。” 主題館屋面大面積鋪設太陽能板,采用并網發電運行方式,將太陽能發電傳回城市電網中。太陽能總發電量2.57兆瓦(1兆瓦等于1000千瓦),為目前國內最大的單體面積太陽能屋面。 主題館東西立面設置垂直生態綠化墻面,面積達5000平方米,為目前世界最大的待建生態墻。夏季,可利用綠化隔熱外墻阻隔輻射,并使外墻表面附近的空氣溫度降低,降低傳導。而到了冬季,既不影響墻面得到太陽輻射熱,同時可形成保溫層,使風速降低,延長外墻的使用壽命。 上海世博會主題館的設計融合了“里弄”、“老虎窗”等老上海建筑元素。為了既凸顯建筑風格,又倡導綠色科技,環保、節能、可重復使用和綠色功能的鋼材成為首選。 中國館、世博軸、主題館、演藝中心建設照片為記者羅 俊攝 其它由上海世博局提供
編輯:royal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