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蘇比王陵位于烏干達首都坎帕拉,這座王陵曾是從前布干達王國穆特薩一世的古王宮,穆特薩一世和他的3個繼位者均埋葬在此,是布干達王國的歷史見證。一道以常年翠綠的小竹子建成的籬笆環繞皇陵的四周,成為一道獨特的“綠色圍墻”;正中間是一個龐大的圓形建筑物,遠遠看去像一座巨大的墳墓。
這座過去的王宮,屋頂由棕櫚樹葉編織而成,一根根粗粗的原木柱子縱橫交錯,支撐著整個皇陵,不用一個釘子,不用一條鋼筋,交叉處全用柔韌的藤條捆扎,歷經數十年,牢固如初。 柱子全用當地的一種樹皮包裹著,且每根柱子都代表著王國的一個家族。由于建筑用的棕櫚葉經過嚴格挑選和特殊處理,這種茅草建筑能防水遮陽,能保持室內常年涼爽宜人,且草味清香,具有驅蟲避邪之效。根據當地傳統習俗,在建造這種住房期間,建筑師們必須遠離女色,婦女更是不能接近建筑物一步,否則室內將常年漏雨。
卡蘇比陵內安葬著布干達王朝最后幾個國王的遺體,墓內還存著布干達君主們的個人用品——長矛、銅器、鐵器、羚羊皮、樂器等,還有穆特薩一世、王后道迪、克瓦和兒子穆特薩二世的照片。作為末代國王的穆特薩二世是在貧窮和寂寞中于1969年死于倫敦的。
令人驚奇的是,在皇陵內竟安放著一只豹的標本——它那高大強壯的身驅,仍有幾分威武;它那棕色的毛仍有幾分光澤;它那圓睜的雙眼仍然炯炯有神,似乎它仍然活著。這頭豹子是穆特薩一世的寵物,據說頗有靈性,它就像一條馴服了的狗一樣整天圍著國王轉,泯滅了吃人的本性。可是當國王駕崩后,這頭豹子終于難以改變其身上的“斑點”,暴露出猙獰的面目,逢人就吃,以至于吃人成癖。因此,它被打死后做成標本,陳列在國王的亡靈前。一旁的玻璃柜內陳設著一副名為“奧姆韋索”的非洲象棋:在一整塊厚木板上挖有32個小圓坑,共4排,每排8個,兩人對弈時每人各持32個黑圓籽,這種籽是當地一種樹的果實,這種棋是穆特薩一世最喜愛的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