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成立首家生態環境損害司法鑒定機構
日前,經吉林省司法廳批準,吉林省首家生態環境損害司法鑒定評估機構—吉林中實司法鑒定中心正式成立。批準可從事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鑒定評估范圍包括污染物性質鑒定、地表水和沉積物生態環境損害鑒定、空氣污染生態環境損害鑒定、土壤與地下水生態環境損害鑒定、其他類(噪聲、振動生態環境損害鑒定)等5個方面。
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是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了生態環境有價,損害擔責的保護理念。作為試點省份,吉林省高度重視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相關工作。省環保廳相繼制定了《吉林省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磋商管理辦法》《吉林省生態環境損害鑒定評估管理辦法》等制度性文件,并開展了相關的案例實踐。
此次生態環境損害司法鑒定機構的成立是省環保廳、省司法廳進一步推進建立吉林省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的又一重大舉措,標志著吉林省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司法鑒定工作走在了全國前列。此機構的成立是落實建立獨立公正的生態環境損害評估制度的重要體現,有助于環境管理和司法程序的有效銜接,為環境訴訟提供了技術支撐,對加快形成“生態損害者賠償、受益者付費、保護者得到合理補償”的運行機制起到了推動作用。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2017年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發布
2017年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具有重大意義的一年,也是全面實施《【詳細】
習近平全國生態環保大會講話引起熱烈反響
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5月18日~19日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詳細】
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根據這一精神,我們在發展旅游經濟時一定要堅持可持續【詳細】
珍稀物種逐漸回歸北京
近期,北京發現了一株命名為“北京無喙蘭”的蘭花新品種。這是目前我國唯一以北京命名的蘭科植物。據北京市園林綠化局介紹,近年曾發現多個首次出現在北京的物種,如扇羽陰地蕨等。【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