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鎮:新型城鎮化的特色擔當
“特色小鎮”是國家新型城鎮化建設的一個重要步驟,涉及城市未來的建設走向,也關乎農村的未來發展,因而一經提出便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事實證明,小城市現代化程度越高,越可以在城鄉之間發揮積極作用——對城市而言,可以避免由于人口過于密集導致過度建設,以有效地保護城市環境,降低住民生活成本;對鄉村而言,可以改善投資環境,增加就業機會。通過“特色小鎮”建設,改變我國城鄉發展之間的不平衡,無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與前一段的城市化比較,“特色小鎮”更加關注當地的自然和人文資源,培育具有當地特點的生態環境。歸納起來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在產業上保持特色。這主要是針對鎮子的經濟環境而言。歷史上,“鎮”一般是作為傳統經濟的中心出現的,基本形成于物產豐富、交通便利之地。結合新的時代需求,融入新理念、新技術,將各地傳統經濟發揚光大,使“特色小鎮”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在空間上保持特色。主要是針對鎮子的自然和人文環境而言。“天人合一”的理念,使傳統營造十分講究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村鎮多建立在山環水繞、綠樹成蔭的地方。這些無疑是“特色小鎮”建設的基本特色,也是其魅力所在。
在文化上保持特色。不少鎮子因為保持著耕讀傳家的傳統,不僅在漫長的歷史中人才輩出,還在營造、養生、教育、信仰等方面積淀了豐富的內容,這也是“特色小鎮”建設應該保持的本質屬性。
這樣看來,“特色小鎮”是新型城鎮化的有益嘗試。與追求規模擴張的城市化比較,“特色小鎮”意在尋找地域文化的魅力進行復興;與追求高速度的經濟型城市比較,“特色小鎮”意在尋找生產與生活之間的最佳平衡點;與追求高密度的緊湊型城市比較,“特色小鎮”是以百姓生活的方便舒適為旨歸。
編輯:lianqi
相關閱讀
喬新生:中國城鎮化發展的新動向
如果在制定城市發展規劃特別是社會保障規劃的時候沒有考慮到外來人口的需要,那么,城市的發展就是不科學的。【詳細】
別讓特色小鎮傷了群眾
近日,筆者下鄉到一個正在建設的特色小鎮調研,聽到幾名農民對此頗有微詞。一位群眾指著剛拆掉的房屋氣憤地說:【詳細】
無品質支撐的特色小鎮還能“火”幾年?
近年來,特色小鎮建設在我國如火如荼、遍地開花。但中投顧問發布的《2019-2023年中國特色小鎮建設深度分析及發展戰略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全國入庫特色小鎮項目共計11260個,投資額13.5萬億元,落地率為 31.6%。【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