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新增8處省級重要濕地
近日,云南省政府公布第二批省級重要濕地名錄,新增8處省級重要濕地。至此,云南省已有重要濕地26處,其中4處國際重要濕地、7處國家重要濕地和15處省級重要濕地,重要濕地面積占全省自然濕地總面積的28%。
這次公布的8處省級重要濕地包括:巧家馬樹省級重要濕地、富源小海子省級重要濕地、鶴慶草海省級重要濕地、盈江省級重要濕地、寧蒗青龍海省級重要濕地、寧蒗拉伯省級重要濕地、蘭坪箐花甸省級重要濕地、香格里拉千湖山省級重要濕地。這些重要濕地以湖泊濕地和沼澤濕地為主,多分布于長江流域,資源稀缺,生態區位重要,生態系統脆弱,在區域內發揮著調節氣候、提供生物棲息生境、凈化水質、涵養水源、穩定徑流、保持水土、儲碳等重要生態服務功能,對區域生態建設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以及流域生態安全、水資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濕地認定是《云南省濕地保護條例》和《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濕地保護工作的意見》中確定的一項制度。通過開展濕地認定,明確濕地的保護管理和執法范圍,以及保護管理機構及其責權,為云南省濕地分級管理,有效開展濕地保護執法、管理等工作奠定基礎。認定的濕地可因地制宜地采取建立自然保護區、國家公園、濕地公園、濕地保護小區等保護地形式,開展分類分區保護管理。
編輯:guoai
相關閱讀
趙泰東:韓國江陵市鏡浦濕地修復計劃和現狀
從20世紀60年代,鏡浦濕地進行了大范圍的農耕地開墾,居民對鏡浦湖進行了圍湖造田,湖水面積也越來越小。隨著世界上對于濕地修復的重視,在鏡浦濕地也開始進行了修復的進程【詳細】
安徽5年新增濕地17萬公頃
記者從近日召開的加強安徽省濕地保護地體系管理有效性項目(GEF項目)終期評估會上獲悉,自2013年12月以來,安徽新增濕地面積17.53萬多公頃,濕地總面積達104.18萬公頃,占省國土面積的7.47%。【詳細】
云南省第一個以濕地命名的保護區
高原出平湖,難能可貴,于是人們習慣性地把這些大湖大河稱為“海”。知名的麗江拉市海,不是海卻有比海景還要美的海景。【詳細】
海口:濕地入城美如畫
近年來,海口市用生態修復的方法對山水林田湖草進行一體化生態修復。截至目前,海口市共消除黑臭水體面積逾720萬平方米,建成區32條水體中31條告別黑臭。據介紹,海口生態修復帶動濕地入城,不僅改善水體水質,增強生態自我【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