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城市:烏托邦還是救世良方?
立體城市的特色和理念
立體城市整體操作系統由研發設計平臺、融資管理平臺、產業驅動平臺、資產運營平臺、城市管理平臺五部分組成,其對應的是立體城市的五大核心功能模塊。
在此基礎上,立體城市還秉承豎向發展、大疏大密、產城一體、資源集約、綠色交通、智慧管理六大城市規劃策略,來構建科學完善的城市系統。
作為最先進的城市操作系統,立體城市在城市開發模式、企業商業模式和未來城市生活方式等三大方面也進行了具有深遠社會影響和價值的創新。
城市開發模式創新
在城市規劃上,豎向發展,產業先行,大疏大密等措施,改變了城市原來的生理結構,將原有的"攤大餅"式平面布局轉變為豎向立體空間的發展,帶來更科學,高效集約和宜居的城市生活。城市可持續發展,更加節地、節能、科學、環保,解決更多就業、稅收問題。節省出來的土地用于退耕還林,改善城市生活環境,實現"人在園中,園在城中,城在田中"的美麗畫卷。在城市建設模式上,通過引進優秀的企業和企業家群體,充分運用市場的力量,吸納各方資源,更有效率的實現城市建設,并保證城市可以持續良好地運轉。
企業商業模式創新
改變企業對巨量土地的需求,以及由于傳統土地儲備方式給企業帶來的巨大的成本。對比傳統地產模式,以更少量的土地,創造同等甚至更大的價值。在立體城市中企業不再是單一土地開發商,而是城市建設運營商。他們建立一個整合與城市建設、居民生活相關的各方資源的平臺系統,共同打造立體城市。
未來城市生活方式的創新
生活方式的創新是立體城市最核心的價值。在立體城市之中,除了更科學高效的城市基礎設施,更低碳環保的生活環境和與外部通過軌道為核心的便捷的交通,更重要的是,這是一座可以為從幼到老的全年齡人群,提供15分鐘步行圈,以及高品質、全生活需求服務的城市。在15分鐘的步行范圍內:可以就業;有最頂級和完善的健康醫療體系;有優秀和完善教育體系;有日常所有便捷的城市生活與休閑產業和設施;還有內部充分的立體綠化和周邊的現代都市農業。僅從生活的時間成本一項來說,生活在立體城市的居民相對于傳統大、中型城市的市民,每天將節約出用于上、下班交通途中的幾小時的時間,這是一筆無形的巨大財富。
編輯:dai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