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建設森林城市 打造西安綠肺蕩塵霾
“西安市的城市森林建設完成后,這些綠色樹木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硫10.64萬噸,滯塵1300萬噸,固碳300萬噸,釋氧790萬噸;而且這些森林在水源涵養,凈化水質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昨日,說起植樹造林,建設森林城市對于西安治理霧霾天氣,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作用時,市林業局副局長任穩安如數家珍。
構建“一屏、三軸、五環、十塊、百廊、千點”的綠化主體框架
“對應氣候變化,建設美麗西安,林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在這一方面,林業要做的主要工作就是要加快森林城市的建設步伐。”任穩安介紹。記者了解到,西安市森林城市建設將按照“水韻林城,美麗西安”的森林城市建設理念,構建“一屏、三軸、五環、十塊、百廊、千點”的綠化主體框架。
一屏:即秦嶺綠色生態屏障。三軸:即渭河都市生態人文魅力景觀軸;灞(浐)河濱水宜業商住休憩軸;灃河田園宜居綠色產業發展軸。
五環:即明城墻環城公園風光帶;二環路生態景觀帶;三環路生態景觀帶;西咸環線生態景觀隔離帶;關中環線生態休閑走廊帶。
十塊:即大明宮城市中央公園集聚板塊;浐灞園藝博覽與生態度假集聚板塊;曲江生態文創產業集聚板塊;漢城湖水文化休閑板塊;奧林匹克綠色運動板塊;樓觀-黑河道文化展示與生態文化體驗板塊;朱雀-太平山地陽光運動體驗板塊;翠華山-南五臺地質探奇生態旅游集聚板塊;臨潼秦風唐韻生態人文假日板塊;白鹿原生態經濟與田園休閑文化聚集板塊。
百廊:即以西安市主要公路、城內主次干道和河流水系綠化為重點,形成林路相依、林水相依、互相連通、溝通內外的綠色生態廊道。
千點:以城市街區公園、社區和村鎮綠化為主體,構筑遍布城鄉的綠色福利空間。
2015年:全市森林覆蓋率提高到48.00%
“通過國家森林城市建設,西安市將重點加強城區公園綠地、城區街頭綠地、道路綠化和綠蔭停車場建設,到2015年,使城區綠地率由31.99%提高到35.60%,城區綠化覆蓋率由40.43%提高到42.5%以上,城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由9.5平方米提高到11.0平方米以上,全市道路綠化率由70.3%提高至85.0%以上,新建地面停車場的喬木樹冠覆蓋率由25.5%提高到32%,全面達到國家森林城市指標;同時,進一步提高城市森林質量,提升森林防護功能,加強生態文化載體建設,使全市森林覆蓋率由44.99%提高到48.00%,新建生態文化示范基地6處,形成林水相依、林山相依、林城相依、林路相依、林居相依的城市森林生態系統空間格局,建成國家森林城市。”任穩安介紹。
今年西安市將造林5萬畝
記者了解到,今年西安市將造林5萬畝,新育苗2萬畝。其中,全市完成義務植樹900萬株;并繼續加強重點區域綠化工程續建工作,完成年度2.66萬畝建設任務;做好庭院綠化、村莊綠化、路渠綠化和一村一片林的“三化一片林”綠色家園建設項目,完成市級129個行政村建設任務;做好天然林保護、“三北”防護林、退耕還林鞏固成果后續產業、關中大地園林化等中省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為西安打造一道亮麗的綠色生態屏障。
編輯:wenweihua
相關閱讀
鄭州將用三年力爭鄉村綠化率達30%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這不僅是城市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農村建設的目標。【詳細】
江西公布森林和濕地生態系統綜合效益
江西省林業廳30日對外公布該省2016年森林和濕地生態系統綜合效益大數據。2016年全省森林和濕地生態系統綜合效益為14951.34億元。本次評估結果與2011年評估結果比較,僅森林的生態效益就增加了1863.22億元,增幅23%【詳細】
我國森林旅游年產值破萬億元
1月31日從國家林業局了解到,2017年全國森林旅游游客量達到13.9億人次,占國內旅游人數的28%,創造社會綜合產值11500億元,成為中國林業的第三產業支柱。【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