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園藝型綠化今年提升綠地2427萬平米
記者從奮戰300天市容環境綜合整治總指揮部獲悉,今年本市綠化任務已接近尾聲,共新建提升改造綠地2427萬平方米。對于這些綠地該如何養護問題記者了解到,本市各區縣園林部門制訂了相應標準,保證綠地每一片都有責任人,嚴禁有“斑禿”現象出現。
河西區市容園林部門近日制定的《河西區園林綠化養護管理質量標準》、《河西區園林綠化養護管理考核實施細則》等多個綠地養管細則出臺,要求養護作業體現出按一定的標準進行,突出養護管理的規范;由單純增加“綠量”向“園藝型”轉變,不再僅限于養活,更要突出養護管理的精細,使綠地能與周邊環境結合,體現出美感。該區的每一塊綠地都有一個相應的人員管理,細化、規范和明確養護管理內容、標準和責任,將全區每一塊園林綠地的日常養護作業都落實“第一責任人”。
根據本市已經制定并實施的《天津市草坪建植與養護管理技術規程》,所有除專業運動場草坪外的各類綠地草坪,成坪后的覆蓋度不能小于95%,單塊裸露斑塊應小于100平方厘米。并把草坪建植和養護按一定標準分級,如一級養護管理的質量指標為全面覆蓋,二級養護質量指標為95%。同時,規程還對灌溉、修剪等具體環節也做出了詳細明確的規定。
同時,本市還對道路綠化制訂了相應的標準。根據近日實施的《天津城市道路綠化建設標準》,道路綠化栽植成活率應達到95%。標準要求,所選擇的植物應能夠露地過冬,且在道路上能夠正常生長。針對一些立交橋下植物不易成活的特點,標準規定了更加詳細的規程:橋下綠化應利用邊緣空間進行綠化,空間過低的應選用耐陰植物充分綠化,強化了生態配置的原則,使道路綠化更科學、更合理,避免不必要浪費。
編輯:jade
相關閱讀
天津建濕地生態補償制度 土地每畝年補500元
為更好地保護濕地,天津將建濕地生態補償制度,生態補償范圍包括國家級和地方級濕地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緩沖區實施退耕還濕、退漁還濕工程流轉集體土地,實施生態移民,以及對濕地自然保護區實施生態補水的補償。【詳細】
天津啟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規劃
三年內打造成津郊支柱產業【詳細】
天津市農委召開鄉村振興戰略研討會
日前,天津市農委主持召開鄉村振興戰略研討會,來自中國農科院、天津社科院、天津工業大學、天津農科院、天津農學院、天津市委黨校等單位的專家,圍繞著十九大報告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這一新時代對三農工作的新部署、【詳細】
天津水庫濕地防護林泛黃凋落 美景如畫
于橋水庫北岸的成片防護林樹葉逐漸泛黃凋落(11月13日攝)。近日,天津市薊州區于橋水庫北岸的濕地防護林樹葉逐漸泛黃凋落,與平靜的水面交相呼應,盡顯如畫美景。【詳細】